巴里島的外來人口不少,很多來自各方的華僑,二邊飲食文化衝擊之下,出現印尼式的類中國菜,說不上是比較像那個地方的菜系,有印尼菜的複雜香氣,潮州菜的輕油重醬繁複手工,又有廣東菜系的快炒鑊氣香,融合出屬於這裡的美味。
魚湯。很清爽的湯品,不過裡頭的豆腐味道很奇特,帶股很特別的酸味。朋友姐姐很無奈的說,不要拿台灣豆腐的品質跟這裡比,會心酸的。(遊子的鄉愁發作)
烤魚。味道有點像吳郭魚,帶很淡的土味,所以旁邊有沾醬。我吃得不多,我娘倒是把它給吃光了。
炸魚餅。很像我們的甜不辣,這款的口感很Q脆,攪打的略久些作出彈性。新鮮甜美,完完全全純魚肉做出來的,一點粉味也無。
炒麵。這個炒麵超好吃的啊,麵Q,醬濃,大火炒出鑊香氣,很快就被吃完,又叫了一盤。
烤魷魚也很好吃,不過不太稀奇,台灣的烤肉攤的烤小卷烤魷魚絕對不輸它。
炒螃蟹。沾著蛋汁的蟹肉炸過再炒。
炒青菜
蕉葉烤魚餅。我不知道這是什麼植物的葉子。打開後中間有一塊長方狀橘色魚餅,比炸魚餅柔軟很多,魚鮮味更重。朋友姐姐說做這個超麻煩的。
最後,是這間位於烏布的頑皮諾利小館子。
我們到的時間是很奇怪的下午四點多,所以人不多。小館是開放式的空間,烤架就放在店面口馬路邊,客人點菜完就在這裡烤了起來。我們那時餓,聞到這甜鹹香氣簡直快起肖。
我一直懷疑是飯禱愛(咦,是一個人的旅行才對) 讓原本已經很受歡迎的巴里島,更受歡迎。物價三級跳啊。
這張寫著紐約時報把這間小館封為到巴里島必須前往一嚐的餐廳。印尼郵報說它是印尼最好的餐廳。安東尼波登則說它有這世界上最棒的馬丁尼調酒。
菜單就這樣用黑板寫了掛在牆上。
噹噹噹,主角上桌。這是一人份的烤肋排,骨小肉多,我這一份上頭都有軟骨,骨頭很簡單就可以抽出來,肉嫰多汁。調醬鹹甜充滿碳烤香氣,擠上檸檬添香氣,胃此時大聲抗議了,快吃快吃快吃。
我不算肉食動物,但這一份我很輕易的就幹光了。(打嗝)
不過我和小松子在吃這烤肋排時同時想起了鳥妹妹,這烤肋排她一個人可以吃三份吧。(鳥妹妹嗝海大吼:我那有那麼會...(聲音轉弱)我應該可以吃光三份)
以上,簡單介紹這些害我一回台就必須立刻跟健身房報到的罪惡淵藪。大家去巴里島不要錯過它們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