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女朋友的先生是法國人口中所謂的黑腳(le pied noir),意思是移居到北非的歐洲白人。黑腳料理摻和著法式料理的優雅和北非食物嬌豔甜媚,對我這個完全沒去過北非國家的人是個很有趣的新料理境界。
她先生在台灣有間小小賣果醬和哈里薩辣醬的網站(Le pied noir黑腳網址: http://lepiednoirjamtw.weebly.com/products.html),我從曼谷回來後愛上羊膝,一直找相關食譜,看到有個哈里薩辣醬燉羊膝的食譜,很心動。二話不說先和美女朋友訂了一罐辣醬,沒想到多肉的羊膝倒不好找,到最後只好買羊梅花肉(肩胛肉)代替。
和朋友研究過後發現,嗯,北非料理有些食材對台灣人,至少對我家的人而言,恐怕還需要一點時間。我看到要放葡萄乾就眉頭就先皺了二下,肉桂放進去我想我弟應該會整鍋拒吃。結果這樣東調西整,煮出來的燉羊肉一點都不黑腳,反而很台式,雖然味道不錯,家人也覺得很下飯,但我邊吃腦袋邊有轉啊轉啊七彩霓虹燈的歌詞弦律在腦中重覆撥放....
下次要放杏桃乾(對,我還是很怕葡萄乾)和肉桂下去,蕃紅花也弄下去試試好了。
材料:1.2公斤的羊梅花肉(肩胛肉)/四顆牛蕃茄/一顆洋蔥
調味料:雞高湯/Harrissa哈里薩辣醬/黑胡椒粒/鹽/小茴香子(cumin)/薑/蒜頭
作法:
羊五花切塊,約半個手掌大小。
五湯匙的哈里薩辣醬加上一湯匙的蒜泥,攪勻。
倒入羊肉裡,攪勻,醃八小時左右。
下橄欖油,下薑片熱油鍋。
至少熱油到開始有點冒煙且出現油紋,溫度要夠燙,才放入羊肉去煎。
不用煎熟,表面呈現焦糖脆黃色即可。羊肉撈起先放一邊。
鍋子不要洗,同個鍋子下洋蔥下去炒。
炒出香氣後,倒入雞高湯,把剛剛煎羊肉沾在鍋子上的香氣都洗入湯內。
燉羊肉的鍋子,丟入煎得半熟的羊肉和切半的蕃茄。
倒入洋蔥雞湯。
再加開水淹過食材,大火煮滾撈掉浮沫後。
鍋蓋留個小縫,轉小火,燉煮個一個半小時就可以關火。然後此時再試味道,要加糖加鹽就看個人口味去調整。然後蓋上鍋蓋放涼後入冰箱,跟牛肉麵一樣,放一天後會比剛煮好美味。
因為煎羊肉時沒沾麵粉煎,所以湯一直稠不起來,我就用很台式的太白粉水方式,把湯汁弄稠。
轉啊轉啊七彩霓虹燈...我弟說這很台啊,那有什麼北非味?(下次肉桂我要下重一點)
還有很多要調整的地方,下次買到羊膝再來試一次。